跳到主要內容

該當唯一?還是成為第一?


還記得剛初社會工作之前,師長、前輩們常會以一個觀念勉勵我們:要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人。

於是,進入社會,在公司上班,為了成為那個無可取代的人物,你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長,深怕被其他的同事或新進的菜鳥所取代。漸漸的,這種成為無可取代的信念,變成了要成為最好的。於是,你繼續學習、繼續充實、提高自己的學歷,以免哪一天被追上。直到有一天,公司為了增加競爭優勢,實施組織改造,然後空降了一位學歷高、經歷也豐富的人才來當你的主管。這時候,你才發現,原來在老闆的眼中,你縱使再努力,只要發現有比你好的人才,也難逃被冷落的下場。相信這樣的情節應該在很多公司裡都有上演過,只是主角不一定是自己。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難道師長、前輩們說的是錯的?我想,師長、前輩們並沒有說錯,而是我們做錯了。你有沒有發現,在這過程中,你所認知的"無可取代",靠的是作的比同事好,比同事快,為的就是成為公司裡的第一,因為你認知的"無所取代",就是成為公司"第一"。然後你又必須為了維持"第一",讓自己更好、更快。可是你卻忘了,一山還有一山高,也許你是公司裡最好的,但卻未必是全世界最好的。於是,只要一有比你好的人出現,你的地位便開始岌岌可危。

所謂"無可取代",意思是沒有人可以取代,換句話說,就是成為"唯一"。而"唯一",更深層的意義,則是沒有競爭對手。試問,當連競爭者都沒有時,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嗎?

不過在公司裡要成為"唯一"可能要比"第一"要難上數倍,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你必須先清楚地認知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定位,然後在這樣的角色定位上,創造出獨特而且沒有人可以輕易模仿地能力。

而這樣的能力,當然不會是這麼容易就養成的,你得忍受同事、老闆異樣的眼光。因為過程中,你必須做一些別人不敢或不願意做,卻可能幫公司帶來極大獲利,當然也伴隨著極大風險的工作。可是一旦成功,你不但是公司裡,"唯一"可以做這些工作的人,甚至是業界"唯一"敢做這些工作的人。這時候,就不是擔心公司會不會找人取代你,而是你可能取代別人的問題了。

從職場上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唯一"與"第一"之間的差異,因為這樣的差異,不只發生在職場,同時也發生在商場上。而發生在商場上的事,就成了投資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了。

在商場上的競爭,激烈的程度絕不會比在職場來的小,只要企業的一個錯誤決策,就可能從天堂掉到地獄,從當紅炸子雞變成雞蛋水餃股。

近期最血淋淋的例子,莫過於雙A品牌的宏x與華x吧!

當初宏x在最風光的時候,可是在歐洲區市佔率最高的PC品牌,儼然是台灣之光,而當時的華x市佔率卻是望塵莫及。

可是時至今日,宏x因為低估了平板市場,加上創新不足,不但成了落難英雄,還讓當時已風光下台的創辦人重批戰袍,試圖重振宏x。反觀華x,雖然市佔率比不上當時的宏x,但靠著創新,陸續打出了小筆電、變形筆電、變形平板等創意商品,走出了與眾不同的路。在市佔率上雖仍比不上國際大品牌,但華x所開拓出的市場卻也讓它依然能夠年年獲利,沒在一片機海戰爭中被湮沒。

由雙A的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成為"第一"並不會是無法動搖的領先地位,除非你是遙遙領先,不然二、三名可是隨時虎視眈眈地想拉你下馬。而在同中求異,成為"唯一",才會是能夠常保獲利,不被快速取代的市場求生之道。

在投資時,選擇獨佔市場的企業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因為它所代表的正是不被輕易取代,不容易被淘汰的意思。既使開始有後起之秀想瓜分市場,領先者至少都還能維持領先地位一段時間。而如果是懂得居安思危的企業,更會懂得藉此機會發展出門檻更高,更能獨佔市場的產品或服務來,維持自己遙遙領先的龍頭地位。若能挑選出這樣的優質企業投資,那我們就更能高枕無憂地長期投資了。

我們除了在職場上要試著讓自己成為無可取代的"唯一",為了讓自己的資產穩定成長,晚上睡得著覺,更是該選擇市場獨佔的"唯一"企業來投資,才是最能長期持有的上選標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我們常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商業名詞,看起來好像很相像,但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淺談資本額

不論是否有過投資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資本額這個名詞。不過應該還是有部分朋友對資本額沒有很明確的認識,今天就來談談何謂資本額吧!

破解業務常用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

妳/你是否也曾被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得頭昏腦脹,卻想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話,所以最後只能乖乖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破解保險業務最常用的一句行銷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