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殖利率 ( part 2 )


接續 part 1

談完債券的殖利率之後,接下來談談現金股息殖利率又是怎麼回事?

如同定存與債券一般,所謂現金股息殖利率,指的就是當買進一檔股票之後,然後持續持有到它發放現金股息的除息日,所換算下來的投資報酬率。

假設某檔股票目前的價位是 100 元/股,而經過股東會決議,將於 6/30,每股發放 8 元的現金股息給股東。則如果我們今天用 100元/股買下這檔個股,然後將它持有到 6/30,讓該股配發股息,則我們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就是 8/100 = 8 %。

但對股票來說,股息的發放並不是十分確定的事,必須視當年的經營狀況、獲利多寡以及股東會的決議等等因素,才能決定是否發放,以及發多少現金股息給股東。所以當所有的資訊還不確定的情況之下,市場僅能依照前一年的現金股息發放金額以及目前的股價,來推算出目前的"預估"現金股息殖利率。例如去年發放 9 元/股,而目前股價為120元/股,則預估今年若與去年經營狀況持平的話,將可有 9/120 = 7.5% 的現金股息殖利率。

因此當各大媒體財經版表列所謂"高現金股息殖利率概念股"時,除非該時間點是大部分公司都已經開過股東會,且決定好發放多少現金股息時,以當時的股價計算,才是當下實際的殖利率。若不是的話,則都只是預估的殖利率。

經過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現金股息殖利率的高低,主要會有幾個變數:

首先,是預計發放的現金多寡。現金發的越多,當然現金股息殖利率就"有可能"會比較高。

其次,會讓公司、股東可以發放較多的現金股息,代表著該公司那一整年的實際經營狀況也很好才有可能發較多的現金股利。

最後,則是買進時的股價。用多少價格買進該檔股票,大大地決定了購買當時的現金股息殖利率。若以較低的價格買進,殖利率自然會比較高。而如果是以偏高的價格買進,殖利率便會降低,這個部分是與債券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股票還會有所謂貼息和填息的問題需要額外考慮進去。因為所謂除息,便是把公司所賺的錢部分發放給股東。因此在把賺的錢發給股東之後,公司資產就變少了,股價也自然的隨之降低。假設發放 8 元/股的股息,除息當天的股價是 100 元/股,則除息後,隔天的股價便會變成 100-8 = 92 元/股。

換句話說,股東在除息之後,所得到的總價值是不變的。那除息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就在於,該公司未來是否還是可以繼續賺錢?如果是的話,市場自然會在它除完息後,繼續追加購買該股,使得股價回復到除息之前 100 元/股的價位,或甚至更高。如果是這種情形,就稱作"填息"。

反之,若該公司未來的前景不被看好,市場不願意再追加購買該股票,使得股價維持在 100 元/股以下,則該情形就被稱作"貼息"。

不過"填息"或"貼息"的狀況,通常不會是短時間就可以確定結果的。即使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在配發股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呈現"貼息"的狀況也是很常有的事,因為這關乎於市場投資人對該股票的信心以及整體市場的狀況而定。同樣地,當然也有表現雖然不是很好,公司沒賺什麼錢,但還是發放股利給股東,可是卻能很快"填息"的股票。原因就在於該股票受到比較多的關注,其未來願景普遍被看好的緣故。

談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殖利率的概念雖然很簡單,但若套用在不同的投資工具上,就有很多不同的變數需要去評估,並非僅由簡單的概念就可以了解。

尤其是股票,雖然"高股息概念股"看起來持有到期的投資報酬率很誘人,但若沒有考量其未來可能發展性的話,是很有可能只是賺了股息,卻賠了股價,不可不慎。

因此在投資任何資產時,絕不能單純因為某些指標特別亮眼,就因此認定是一項好的投資機會。我們還是需要對其各項的要素,作綜合性的評估,方能得到一個穩定而確實的投資決策才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我們常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商業名詞,看起來好像很相像,但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淺談資本額

不論是否有過投資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資本額這個名詞。不過應該還是有部分朋友對資本額沒有很明確的認識,今天就來談談何謂資本額吧!

破解業務常用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

妳/你是否也曾被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得頭昏腦脹,卻想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話,所以最後只能乖乖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破解保險業務最常用的一句行銷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