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你是會先計畫好旅遊度假行程?還是先買好車票,然後才決定要到哪去度假呢?
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是先安排好行程,然後才去訂票的吧!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沒先把行程安排好,要是交通時間無法配合的話,那豈不是得再多花錢買票呢?相信這應該是很顯而易見的道理。
不過在投資的領域,絕大多數人卻都是先買票再說的。
就如同工作很少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的,投資更是不太可能出現短期內就有高報酬的。宣稱可以短期內就能有可觀獲利的投資工具、管道、方法,通常都是有附帶前提的,而這些前提不外乎就是"不保證"。
曾經聽過不少所謂投資專家宣稱,只要每天賺1%就夠了,那一個月至少就會有30%左右的報酬。這種簡單的算數問題,只要學過加減乘除的小學生就會了,但問題是,誰能夠"保證"每天可以賺1%呢?如果真有這樣的投資大師,那今天的股神就不會是華倫巴菲特了。事實上,據我所了解的,宣稱只要一天賺1%的"大師",他們賠錢的次數都是比賺錢的次數多得多,只不過因為運氣比較好,所以讓他們還能夠賺多賠少罷了。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投資都是得要靠足夠的時間才能夠有可觀且穩定報酬的。所以,當我們選擇透過投資來累積自己的資產時,就不能期望短期內就能夠回收才行。至於足夠的時間是多久,則是得看資產類型而定。而通常期間越短的,相對地獲利就會比較少,期間長的,才會有機會獲得較讓人滿意的獲利。
因此,我們在從事任何投資之前,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必須先為我們即將投入的資金,做好不同時間長短的分類,然後才以相對應的投資工具來做分配。而不是把所有的資金,全都放在高報酬的投資工具上。因為若想要有較高報酬而又不會侵蝕到投資本金的話,通常都是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等待,若是短時間就因為急用而必須提前取回,勢必就有可能會造成損失。
雖然短期的投資工具可能比較不具吸引力,但至少可以確保我們短期內需要資金時,不必冒著損失的風險而被迫提出,日前的一個新聞事件就是如此(新聞來源:存百萬變「買保單」 婦想解約得賠9萬)。
先不論該行員用行銷話術來吸引客戶是否合適,但存款戶在當下聽到"六年"時就應該有所警覺了。既然是短期內就得支付的頭期款,那就算該商品有比定存要高的利息,也不應該貿然的答應才對。而這種只聽到自己想聽的,就倉促下決定,則是很多投資人都會犯的錯誤,不僅僅是年長的長輩而已。
所以如果你哪天有一筆暫時不用的資金想要投資的話,建議你還是先想想自己可以投資多久時間之後,再來決定該用什麼樣的投資工具,我想才是保障自己辛苦錢的聰明決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