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為金融學:情緒是投資者的陷阱


行為金融學:情緒是投資者的陷阱
黃凡 德意志銀行﹝中國﹞ 董事,私人投資管理業務中國區總監
2014年03月03日

現在提起國內股市主板,投資者多表示失望和無奈:滬指徘徊在2000點(十多年前就到過這樣的水準了),平均市盈率在10倍左右,處於歷史新低。此時,如果有人說股市前景光明,即召來罵聲一片……還記得2007年間,滬指漲勢如虹,攀上6000點的高位,市盈率超過60倍,那時,當有人提出股市萬點論時, 招來的是無數歡呼!

市場還是那個市場,上市公司還是那些上市公司。為什麼投資者有這種天淵之別的態度?投資人都會在股市上漲時普遍頭腦發熱,高度樂觀,這就常會高估市場的投資價值;而在下跌時焦慮不安,極度悲觀以至看不到光明,從而往往與低估值的機遇擦肩而過。

說到這裡,我得引用“行為金融學”談談投資者常“誤入”的誤區:

一,投資行為其實很大程度上受投資者的情緒左右。投資者對投資標的(股票、房產等)的價值的看法並非按照科學的估算,而是按照情緒來決定。如投資標的的價格一路看漲,則認為“很有投資價值”,否則認為“沒有投資價值”。可是長期而言,最終決定投資標的的走勢的確是按照科學的估算出的價值,而非投資者憑情緒感受而判斷出的“價值”。2007年底上證6000點時,市場人士們憑樂觀情緒判斷A股主板“很有投資價值”,但其時隨波逐流入市的結果?大家都已知道了。A股最終被超過60倍市盈率的“科學估算估值”一直牽引著長期下行……

二,投資者的“生怕錯過機會”的貪婪,也決定了順水推舟的投資狂熱,從而促成了人類金融史上一次又一次事後看來是幾近荒謬的大泡沫。記得本世紀伊始,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漲經過幾年的持續上漲超5000點,對應平均市盈率超過70倍。泡沫已顯而易見。然而當時投資者情緒隨市況高漲而高漲,每當有回檔,很多投 資者高喊著“Life Time Opportunity”(那可是一生只得一回的機會)跑步入市。結果,跑步入市變成“跑步送錢”。一度被認為“代表新生產力、代表全球的未來”的納市一 路下跌至1000餘點。至於比5000點時好得多的買入機會?後來多著呢!

三,投資者“忘記過去,放眼未來”的過於樂觀態度,往往讓投資者們一次又一次地陷於泡沫之中。結果,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辛勤勞作賺得的收入,通過這種輕視的投資行為送給他人。著名的投資人巴菲特說過很睿智的一句話,人們最值得吸取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教訓。投資人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這次不同!

且看,納斯達克在本世紀初崩盤的國際經驗,加上上證2008年大跌的國內教訓,絲毫不能阻擋投資者追捧國內創業板的步伐:創業板前期成功沖過1500點,經過一年多大漲,市盈率達62倍接近A股歷史高點。人們認為,創業板代表中國的未來……沒什麼好擔心的。

其實,創業板60多倍市盈率對應是不足2%的投資報酬率。根據WIND資料,上證A股去年前三季淨利潤同比增長14.29%,滬深300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2.33%,均高於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個位數利潤增速。截至1月23日,在已公佈業績預告的199家創業板公司中,僅有120家公司預增,占比剛剛六成。業績不佳者占比近四成。一貫被寄予厚望的成長性,其實也只是個傳說。

儘管創業板估值已達到納斯達克本世紀初和上證2008年崩盤前的水準,投資者們依然因害怕錯過投資機會而趨之若鶩。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就全拋之於腦後 了。其實,溫故而知新,現在不湊這個熱鬧,今後以現在的半價購買絕大多數這些創業板股票的機會多得很!然而,我嘗試勸住身邊的朋友去參與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然而,成功的例子寥寥……

行為金融告訴我們,投資行為受投資者情緒的影響往往會踏入誤區。克服自身人性的弱點,建立起理性的投資理念,才是投資成功地關鍵。因此投資,所面對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投資者自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我們常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商業名詞,看起來好像很相像,但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淺談資本額

不論是否有過投資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資本額這個名詞。不過應該還是有部分朋友對資本額沒有很明確的認識,今天就來談談何謂資本額吧!

破解業務常用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

妳/你是否也曾被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得頭昏腦脹,卻想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話,所以最後只能乖乖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破解保險業務最常用的一句行銷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