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問米開朗基羅:『請告訴我成為天才的祕密,你如何創造出大衛像這個傑作中的傑作?』
米開朗基羅說:『很簡單,我拿掉不屬於大衛的一切。』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節流是理財的最基本原則之一。然而雖然是最基本原則,但還是有不少人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很多,個人觀察,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朋友可能誤解了節流真正的含意。
如同米開朗基羅所說,他創造出大衛像的並不是把一塊大理石雕成大衛的樣子,而是從大理石中拿掉不屬於大衛的一切。我們在做節流的時候,也不是為了減少支出而創造出簡約的生活模式,而是從原有的生活模式當中去蕪存菁,保留適合自己的最基本生活品質。
這兩者的差別在於,為了節省開支而創造出的生活模式,很可能是依照別人的價值觀而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別人認為重要的,我們自己不見得覺得重要;別人認為不重要的,有可能反而是我們不可或缺的。
就以喝咖啡為例好了,有些朋友工作時就是習慣要靠咖啡來提神,所以對她們來說,咖啡的支出是必要的,沒有咖啡,她們可能一整天都沒辦法做事。這也許看在不喝咖啡的人眼中是一項支出的浪費,但實際上卻是關乎個人工作品質好壞的重要關鍵。所以這便不是正確的節流觀念,只是單純為了節省開支,滿足開支數字降低的成就感罷了。
正確的節流觀念,應該是先從區分"想要"及"需要"開始。妳是"想要"喝咖啡?還是"需要"喝咖啡?假設因為工作需要,妳一定得喝咖啡提神以維持工作品質,那妳是一定要喝某知名咖啡店才有效果?還是只要有咖啡因就可以了呢?藉由區分"想要"以及"需要",其實我們就可以分析出自己對於喝咖啡這個習慣當中,有沒有同時可以達到減少不必要開支,又能維持品質的地方了。
所以如果對於節流有所抗拒,或是不管怎麼做都沒辦法達到節流效果的朋友,很可能就是在觀念上有了誤解,才會造成自己遲遲無法行動或是達不到成效。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妨試著以米開朗基羅把大衛從大理石中解放的觀點,重新去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也許就可達到滿意的成效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