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好時機 眾人恐懼時


投資好時機 眾人恐懼時
作者: 華爾街日報 | 社會觀察 – 2013年4月30日 下午5:52

有記錄的股市價格的歷史就是人們“犯下情緒化錯誤的歷史”。

威弗利顧問公司(Waverly Advisors)的首席投資長、《技術分析的藝術與科學》(The Art and Science of Technical Analysis)一書作者格萊姆斯(Adam Grimes)本週作出了這樣的論斷。如果他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投資者當前看到的完全有可能是又一個歷史時刻,即有人賺得巨額財富、有人懵懂錯過的時刻。

這似乎是那種時刻之一,投資者未來將會回顧此刻並說,就是因為這個決定,我才得以(或沒能)按自己的計劃退休。

銀率網(BankRate.com)本週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76%的美國人說他們目前沒有更傾向於投資股市,現在正值儲蓄帳戶和定期存單利率處於記錄低點,而股市卻創下新高。這一比例與一年前一樣,當時股市尚未攀上新高。

你可以說,這只是投資者小心行事,覺得股市遇到障礙或出現回調不可避免,並尋求配置資產的更好時機。

但你不能否認,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及貝南克(Ben Bernanke)將利率保持在如此低的水平的舉措本質上是挑動投資者去購買股票和其他風險更高的資產,以求實現更高的回報。然而在這個要麼接受低收益、要麼大膽冒險的遊戲中,相關數據表明,投資者缺乏勇氣。

銀率網高級金融分析師麥克布萊德(Greg McBride)說,人們對2008年記憶猶新,很多人覺得上了當,而且還不是一次,而是兩次,因為他們經歷了2000年的科技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那之後,很多人發誓要戒掉股票,到目前為止仍然堅持這個理念。

問題在於,投資者都很情緒化,這使得他們對風險給出了錯誤的定義。

他們害怕進入股市,因為他們認為股市風險太高,於是他們畏縮在現金和債券中,覺得那些是安全的。

事實剛好相反。

從長期來看,投資過於保守會導致你的儲備資金不足,從而無法維持自己的購買力,尤其是在儲蓄也不足的情況下(現在大多數理財顧問都認為,即使將收入的10%留作儲蓄也是不夠的)。

麥克布萊德說,你的長期風險並不是短期的、股市日常發生的情況,而是如果你採取保守投資策略,那你賺到的錢就會遠遠少於原本需要的數量。

這種風險引發了另外一種擔憂。

一旦人們讓自己的投資實現多元化並承擔更多風險的需求變得迫切,或者人們開始普遍感覺到自己在賺錢速度方面正進一步落後於他人時,那些此前一直離場觀望的投資者可能就會改變想法、重新進入市場,他們這時會覺得股市漲得越高股票投資就越安全。

這同樣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因為股市創出新高會導致市場出現新的調整、收縮、回撤和回調,會增加曾兩次在股市受傷的投資者再度蒙受巨大損失的可能性,他們很可能一看到股市有出現麻煩的苗頭就趕緊選擇拋售。

事實上,那些精明的投資者等的就是人們犯下情緒化錯誤這樣的機會。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Psych Data的彼得森(Richard Peterson)一直從事金融行為的研究,他指出,投資者不願重返股市其實是一個市場看漲信號,因為市場正在攀爬所謂的“憂慮之牆 ”。問題是,那些憂慮情緒最重的人也是那些把關注點放錯了地方的人,他們的這種行為最終將導致他們不能採取最佳投資行動,並導致其投資收益低於平均水平。

彼得森說,在市場上,如果你在市場給人的感覺良好時投資,市場反過來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他說,你必須在自己不想承受風險時去冒險,你必須能夠忍受痛苦並且在市場給人的感覺最糟糕時投入市場,偉大的交易員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

交易員不僅要適應這種市場環境,他們還依靠這種市場環境賺錢,計劃著從這種環境中獲取利潤。

格蘭姆斯說,我希望那些顧慮重重的人遲遲也不入市,我希望他們到迫不得已時一窩蜂似地入市買進;當股市屢創新高時,他們的買盤壓力(雖然是在情緒化因素作用下產生的)會把股市推得更高,對我來說,那是證明股市將上漲的又一個信號。

審慎、保守、投資多樣化和經驗豐富並沒有錯。投資者沒必要草率地進入股市,而是應該將持有的股票分散到幾個資產類別,同時接受股市帶來的其他短期風險。

不過,他們在審視自己的資產組合時,還應該考慮他們的安全第一、盡可能儲蓄的策略讓他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著眼點不光是金融危機之後市場反彈的這段時間,而是長期的未來。

麥克布萊德說,人們看著這些舉動對現在產生的影響,發現在感覺良好時進行投資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他們忽視了這些做法對其一生的影響;如果你在08年退出股市,你不僅錯過了過去四年的賺錢機會,你還錯過了這次股市反彈對你剩餘人生的影響。

麥克布萊德說,從美國人非常保守的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來看,人們的儲蓄不能滿足退休後的需要;你可能現在或者以後永遠都不想投資股市,但是你需要靠股市來賺錢;未來人們回首過去的時候會說,我是個風險規避者,因而沒能實現財務上的目標;問題是,你現在能否預見到這一天的出現,並且及時採取措施亡羊補牢。

(原文來源:投資好時機  眾人恐懼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我們常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商業名詞,看起來好像很相像,但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淺談資本額

不論是否有過投資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資本額這個名詞。不過應該還是有部分朋友對資本額沒有很明確的認識,今天就來談談何謂資本額吧!

破解業務常用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

妳/你是否也曾被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得頭昏腦脹,卻想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話,所以最後只能乖乖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破解保險業務最常用的一句行銷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