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金經驗法則


黃金經驗法則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蒂姆•哈福德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神奇的造物,但它似乎沒有進化到能夠游刃有餘地應對極其複雜的財務計算。我之前曾撰文介紹過那位經濟學家兼理財知識專家——安娜瑪利亞•盧薩爾迪(Annamaria Lusardi)。她發現,在50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能正確回答以下問題:“假設你的儲蓄賬戶中存有100美元,利率為每年2%。如果你將資金留在帳戶中生利息,5年後你認為帳戶中的餘額將為多少:多於102美元,剛好102美元,還是少於102美元?”

解決這種糟糕局面的辦法之一是普及財務教育。但在這方面一竅不通的人,通過寥寥幾堂夜校課就能變得精通理財嗎?另一個辦法是推動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例如,為我們自動設置好養老金計劃。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辦法的確有一定效果。

備受某些金融大師推崇的第三個解決方法是,引入經驗法則。

以下就是一條經驗法則:你的投資組合中非股票資產的權重數值應當等於你的年齡數值。第二條經驗法則是:你用於償債的金額不應超過你總收入的36%。第三條在美國流傳頗廣的經驗法則是,一個人在退休後應每年支出現有財富的4%。

這些經驗法則明顯是有侷限性的。例如,有關償債支出不應超過總收入36%的約束條件精確到有點可疑,並且忽略了通貨膨脹的影響。如果你的抵押貸款利率是12%,你每年的漲薪幅度是10%,通貨膨脹率也是10%,那麽你所要做的就是咬牙挺過兩三年,然後通貨膨脹就會逐漸減輕你的債務負擔。但如果抵押貸款利率是2%,你的薪水保持不變,通貨膨脹水平也很低,那麽對目前而 言負擔較重的償付方案在未來也不會變得更輕鬆。

一些經濟學家一直在研究,這些經驗法則與他們所能計算出的最優策略之間究竟有多大差距。在一篇名為《瓦肯星上的退休支出》 (Spending Retirement on Planet Vulcan)的研究論文中,摩西•米列夫斯基(Moshe Milevsky)和黃華雄以《星際迷航》(Star Trek)中史波克(Spock)的視角,將“4%”法則與退休後的最優資產支出速度進行了比較。他們得出的結論是,“4%”法則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一位經濟學家戴維•洛夫(David Love)研究的是一些更加複雜的經驗法則——例如,“採用一種(分段)線性法則,這種法則基於金錢財富占其總數的比例,以及對未來收入的簡單近似貼現”。這種法則產生的結果與史波克式最優策略高度近似——這簡直棒極了,如果我能弄明白這條法則究竟是什麽意思的話。

洛夫的研究表明,史波克的投資策略確實可以用足夠簡單的決策法則來近似複製,因為這些決策法則非常簡單,一個網站或者受過訓練的財務顧問就能進行計算——即便將這樣的決策法則稱為經驗法則有些牽強。

但我們真的想要複製史波克的策略嗎?心理學家格爾德•吉仁澤(Gerd Gigerenzer)研究了多種非常簡單的經驗策略。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買股票,那就買那些你聽說過名字的股票。再舉個例子:如果你要把一筆資金配置到不同資產類別上,那就平均分配。這種看起來毫無技巧的法則,對於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投資者來說也明白易懂。令人驚訝的是,它們在實踐中的效果也很不錯。

現實中的情況似乎往往是這樣的:擁有強大計算機的經濟學家們取得了一批有關資產收益的數據;他們基於這些歷史數據算出了一種複雜的最優策略;然後形勢發生了變化,於是原先的“最優”策略就變得效果一般了。

與此同時,看似幼稚的經驗法則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或許我們確實應該對經驗法則抱以期待。

本文作者著有《卧底經濟學家反擊戰》(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Strikes Back)一書,該書已由利特爾-布朗出版社(Little, Brown)出版

譯者/馬拉

(原文來源:黃金經驗法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該知道的基本常識: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我們常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商業名詞,看起來好像很相像,但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淺談資本額

不論是否有過投資經驗,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資本額這個名詞。不過應該還是有部分朋友對資本額沒有很明確的認識,今天就來談談何謂資本額吧!

破解業務常用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

妳/你是否也曾被業務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得頭昏腦脹,卻想不到任何可以反駁的話,所以最後只能乖乖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破解保險業務最常用的一句行銷話術:"意外"與"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