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十萬塊買蛋糕的人
2014年09月17日 06:39 AM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薛莉
我的前同事Lea和一位紐約米其林二星甜點師芮薇合夥成立了“芮薇精品烘焙”,專門提供精品婚禮蛋糕。她們最貴的作品高達十萬元人民幣,客戶是位亞洲富豪,但簽了保密協議。
什麽樣的蛋糕能值十萬元呢?在瞭解製作過程後,我才釋然。這蛋糕與其說是蛋糕,不如說是一件翻糖雕塑作品。蛋糕師先要瞭解客戶的婚禮風格和規模,結合客戶的個人喜好,然後設計出造型和配料,搭建模型,最後完成雕刻。說起來和高級定製時裝的道理是一樣的,設計師的創意佔了決定因素, 剩下的則是耗時間的精細做工。兩個因素加起來,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而為何需要這樣的蛋糕出現在婚禮上,則是考慮到婚禮的整體規模與排場:漫長的儀式和過程,歐式古典宮廷式的宴會廳,只有翻糖精雕蛋糕才能壓得住場面並且挺得過炫目的燈光照耀而不至於癱軟。
更重要的是,這蛋糕站在那裡,要顯得不多不少,不奪目也不寒酸,最好像空氣一樣,有了它,大家也不會注意到,沒有它,又會覺得少了什麽。正如這蛋糕在整場婚禮中的預算份額一樣,多了它不嫌多,少了它亦不嫌少。
這正是理想中的奢侈品消費理念。在積極的意義上,奢侈品代表了人類物質文明的最高水準,把藝術、想像、設計、科技等一切手段集中在產品中,最大限度地滿足甚至幫助開拓人的感官享受。
但現實中的奢侈品消費則變了味。有英國記者這樣諷刺某些奢侈消費:看不出物質消費帶來的愉悅,卻能看出掙錢過程中的粗鄙。
就連奢侈品的詞義解釋都帶著主觀感情色彩。中文裡,侈靡放縱謂之奢,多費謂之侈。還是英文客觀一點,在解釋“luxury”時,至少提到了“精美、舒適”等贊美的形容詞,儘管也提到了“放縱、不是必需品”的一面。
對奢侈品的評價總帶著這一抹難堪的灰色,大概和奢侈品消費的一個重要目的“炫耀”相關。奢侈品除了提供極致享受外,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充當壁壘:曾經是貴族的特權象徵——只有我能享用,你不能。後來演化成財富等級的護衛——只有我買得起,你不行。
這種炫耀的感覺在中國尤其強烈,可能跟奢侈品與中國普通產品的價格差異特別懸殊有關。拿皮鞋來舉例吧。在歐洲,奢侈品牌牛皮鞋的價格是普通品牌牛皮鞋的三四倍,但在中國,一雙法國、西班牙產的名牌牛皮鞋很可能是中國本土普通品牌牛皮鞋的15-20倍。在如此懸殊的價格面前,奢侈品消費的心理承受能力若不是格外強大,是很難不流露出“炫耀”情緒的。
有朋友想買5萬元左右的江詩丹頓,問我買哪一款最能升值。我很怕打擊他的自尊,跟他說,喜歡哪款就買哪款吧。真實的情況是,5萬元的名錶,怎麽可能升值?50萬的能不能升值都說不定。這畢竟是消費品,就算是限量的,也是每年都量產的,每年都有新款的,你怎麽能指望你買的這只就會成 50年後拍賣會上的寵兒呢?
我突然想起愛馬仕從法國請來的皮匠,和卡地亞時間藝術展上從法國請來的鐘表匠,在眾多中國媒體面前,安靜而投入地做著手中已經做 了幾十年的手藝活兒。從他們恬靜的面容上,你很容易推測出在度假季,他們很可能會休上三個星期的假,開著輛敞蓬跑車去海邊度假。當然,在歐洲有輛敞蓬跑車 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也就是跟中國人買輛普通SUV的消費水平差不多,而去海邊度假更是每個中產家庭都消費得起的享受。
但當一個中國消費者購買歐美品牌奢侈品的時候,就意味著你需要用人民幣支付這些歐美產業工人以歐元、美元計算的中產生活,更何況還要支付天價的品牌推廣成本和CBD高昂的店租呢?
經過這番思量再定睛選購奢侈品,若仍舊矢志不渝,那麽至少這美侖美奐的物質帶來的更可能是享受而不是別人眼中的難受了吧。
(文章來源:花十萬塊買蛋糕的人)
留言
張貼留言